由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与干部培训学院承办的江西省“省培计划(2025)”——全省中小学校本教研质量提升培训班,历经三天时间,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有序的交流环境中圆满落幕。本次培训紧扣“提升校本教研质量”核心目标,汇聚江西省中小学教研骨干力量,通过专题研讨、经验交流、共学共建等形式,深化教研工作实践探索,有效凝聚发展共识,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。
一、高位引领,彰显重视。本次培训,江西省教研室副主任杨涛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。开班仪式上,他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校本教研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,强调了提升教研质量对江西省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。他强调,要提高站位,充分认识校本教研意义;要更新教育理念,精准把握校本教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;要学以致用,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工作。话语铿锵,掷地有声,为本次培训注入了强大精神指引。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与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祖桂玲,主任魏宝岩、杨彬亲临现场指导。他们的到来,不仅体现了东北师范大学对此次培训的重视,更彰显了校地合作、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坚定决心。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与殷切期望,为学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
二、精心组织,服务周到。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与干部培训学院以其出色的组织力、严谨的管理机制和温暖的人文关怀,赢得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赞誉。从课程设计到师资配备,从住宿安排到学习支持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专业化、精细化的服务水准。班主任团队敬业负责,调度有序;后勤保障贴心周到,细致入微。正是这份“以学员为中心”的办学理念,让远道而来的学员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,更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,无后顾之忧。
三、学风浓厚,热情高涨。来自江西省各地的280名教研骨干齐聚一堂,怀揣使命而来,肩负责任而学。课堂之上,大家凝神聆听,笔耕不辍;小组讨论中,思维碰撞,火花四溅;课余交流时,真诚分享,相互借鉴。无论是深夜的研修笔记,还是课间的热烈交流,无不展现出新时代教研人的求知若渴与责任担当。许多学员坦言:“这不仅是一次培训,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、一次教研的觉醒。”
四、课程精粹,活动丰富。本次培训紧扣“校本教研质量提升”主题,课程设置科学系统,直击痛点难点,理论与实践交融,宏观与微观并重,针对性强,实效性高。既有专家讲座的思想引领,又有分组研讨的智慧共创;既有案例剖析的深度解码,也有互动对话的灵感激发。
五、专家领航,启迪深远。四场专题讲座,如四颗明珠,串联起校本教研变革的思想长廊。缪徐名师《素养背景下有效校本教研的新路探寻》,以素养为轴心,重构教研逻辑,围绕集体教研与个体反思两大核心展开分享,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校本教研实践路径;洪复龙副校长《深耕教研生态沃土智启教学发展新篇》立足学校教学管理实践,聚焦“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”核心,详解“两组”活动“空泛化”问题的破解之道;在《激活内生动力聚力深度教研》中,陈砚堂书记以“华一经验”与“上犹实践”为双主线,从深度教研、“两把”教育理念、集体备课“三段六环”、教学模式“三环五步”等一一展开;而叶存洪教授的《校本教研:从单一研教向研教研学并重》更是吹响了教研范式转型的号角,引导学员从“教的改进”走向“学的发生”。专家们或旁征博引,或娓娓道来,或激情澎湃,其深厚的学术功底、前沿的研究视野与接地气的表达方式,令人敬佩,发人深省。一场分组讨论,聚焦实操层面,各小组围绕“学校如何有效落实校本教研工作”建言献策,形成了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模型。
此次培训,是一次理念的更新,是一次路径的重塑,更是一次行动的集结。学员带走的不只是笔记与资料,更是信念与力量。站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头,学员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,把所学化为所行,把感悟转为实践,在各自的岗位上深耕细作,点燃校本教研的星星之火,汇聚成推动江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!
初审:李永旭
复审:赵子雯
终审:张守伟